精彩故事 | 治愈人心的对话
今天在上国外网站看资料的时候,看到一个特别精彩的对话故事,特翻译成中文分享给大家。
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在一家医院,面临了一个特别棘手的管理难题,当传统的干预措施基本无效时,人们通过对话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并治愈人心。
贝丝是这个故事的女主角。她在完成教育后不久,担任了一个大型医疗保健集团的管理者。
该集团有一个护理机构出现了严重的问题。其中员工旷工就是其中一个最为棘手的问题。为解决此问题,该机构不得不多雇佣一半的全职护士来保证让每层都有一名护士。
因为旷工率如此之高,如果有一名护士不能来轮班,上一班的一名护士就不得不继续留下来上班。所以,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。
作为管理人员的贝丝,尝试了许多干预措施来解决此问题,但所有这些办法都失败了。机构士气越来越差,贝丝找到医疗主任,坐下来计划下一步该怎么走。贝丝有点丧气,因为已经用尽了管理教育所教给她的一切,不过除了一件事。
贝丝曾参加过 David Bohm 的对话培训,这是她那时能想到的唯一选择。对话可能是一种足够强大的干预,可以深入到问题的核心。但是,这其中还是存在风险的,因为可能在对话中冒出新的问题。另外对话通常需要进行很长时间,可能需要一年。
很幸运的事,对话得到了组织的批准。贝丝在为期一天的对话课程中培训了该机构的所有 170 名员工。在快结束时,贝丝希望招募然一个由 30 名员工组成的小组,与她一起进行一年多的对话。令她惊讶的是,共有 80 名员工自愿参加,约占全体员工的一半。因为参与员工数量较多,贝丝创建了多个对话小组。
就这样他们开始不断针对旷工率极高的问题进行对话。有一天,当其中一个小组开始对话时,该机构的一个工程师进来了。他是一个非常冷静但又坚毅的人,在单位里工作了四十年。但是他进来时脸色苍白,好像很苦恼的样子。
当大家都坐下时,贝丝对他说,“你怎么了,你看起来这么伤心?”
他几乎要哭了,但他艰难地回应到,“琼斯先生(机构的一名病人)在昨晚去世了。我以前每天都去看他。在过去的十年里,我每天都这样做。他对我来说就像一个父亲。不过,他现在却死了!”
工程师说完后,在场的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。过了一会儿,其中一位护士说,‘你知道,有时候我把车开进停车场,坐在那里对自己说,「今天谁会死?」。我受不了了,所以我又把车开了回去,然后回家请病假。”
在该名护士说完之后,点燃了大家的话匣子,很多护士都说了类似的话。
回顾过往,所有的人力资源流程改进、高效和明智的干预措施,都是为了解决这个让人头疼的缺勤问题,但都没有找出真正的问题为何。
这群相互信任的人因为对话,浮现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人类共性问题,即悲痛!
这些工作人员日复一日照顾病人,他们所爱的人。但病人们有一天都会面临死亡。毕竟,这是一个老年人的长期护理机构。在这种极端旷工问题的底层,在表层意识之下,隐藏着一颗颗不愿意面对悲痛面对离去的心!
毕竟来说,生而为人,孰能无情。
那么决议是什么呢?知道症结后,贝丝联系专业人士为工作人员提供悲伤治疗,对那些在病人死亡时受到伤害的护理人员给予更加外在的、人道的关怀。
正是因为对病人离世有了更深的理解,对悲伤有了更多的涵容,该机构焕然一新,不再存在矿工问题。
如果没有对话,可能永远不会找到根本的核心问题。这就是对话具有深层力量的一个精彩例子,它可以深入表面,挖掘出那些我们的心灵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但我们无法表达的东西。